你敢騎電動自行車嗎?不久前,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2年電動自行車和電池產品國抽不合格率為21%。產品不合格,質量不達標,無疑會給電動自行車的后續使用埋下隱患。
管好電動自行車是一項系統工程。近日,在首屆廣東省電動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奧一新聞獲悉,廣東將啟動電動自行車賦碼數字化綜合管理工作。
今后進入廣東的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器都將賦予質量信用碼,并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全鏈條推動數字化、標準化管理,從而杜絕劣質產品流入市場,最大程度保護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圖:首屆廣東省電動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
6月底前實現電動車賦碼管理
已有40家整車企業參與測試
目前,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不僅使用群體大,且涉及范圍廣。包括生產、銷售、維修、改裝、停放、充電、使用、回收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而電動自行車監管職責分散在各個部門,因此加強安全管理,強化工作合力尤為重要。去年8月,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重點工作任務及分工方案》,要求依據“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以及“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的原則,抓實全鏈條安全監管責任。
為了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需求,廣東將啟動電動自行車賦碼數字化綜合管理工作。據《廣東省省域治理“網統管”物、事賦碼管理試點工作方案》,在今年6月底前,由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結合 “粵品通”平臺,支持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手段,實施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充電器等產品賦碼管理;由省消防救援總隊牽頭,結合“消安碼”應用,對接相關賦碼數據,發現安全隱患、預防火災發生。由省公安廳牽頭,結合省公安廳上牌系統,對接行業賦碼數據,實現快速查驗便民上牌。
“賦碼”管理如何實現?在此次廣東省電動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就著重介紹了賦碼管理的系統平臺——數字系統“電車專家”微信小程序和“粵品通-電動車質量信用溯源系統”的操作流程。通過該溯源系統上,消費者可以查看車輛、電池、充電器等詳細資料;生產企業可以完成產品生產賦碼工作;銷售商家則可以完成電動自行車銷售捆綁登記,車池充掃碼入庫及捆綁出庫工作。
“賦碼”管理有哪些好處?據廣東省電動車商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藍世有介紹,廣東將通過數字化加強電動車行業全生命周期管理,即生產企業實施信用監管,每輛車、每個電池、每個充電器甚至每個頭盔出廠實施前端質量賦碼管理;電動車銷售門店通過數字化、可視化方式建立管理臺賬,數據實時傳遞監管部門,實現智慧門店監管。
通過賦碼數據,更可為交警上牌提供數據支持,為消費者便捷上牌夯實基礎。同時,全省充換電設施通過統一標準與行業及政府部門系統打通,實現智慧停放與火災防范。
換購回收更是通過數字化手段,由政府統一公布回收網點,通過數字化方式規范回收流程,杜絕老舊、超標車輛再次流入社會。
此外,行業商協會也將主動擔當,應用數字化新場景協助有關部門實現銷售網點自律管理,并向消費者宣傳消防和交通安全知識。同時,動員企業及銷售網點力量,為全省電動車用戶提供上門服務的公益安全檢修。

圖:廣東電動車數字化展示。
廣東省電動車商會信息部扶彥呈在接受奧一新聞的采訪時表示,目前,溯源系統正在試運行階段,已有五羊-本田、雅迪、艾瑪等40家整車企業,星恒電源、東莞新能安科技等16家蓄電池企業,以及10家充電器企業積極配合參與到溯源系統的測試和實施當中。
劣質產品以次充好,火災逐年上升
高質量發展需提升產品的本質安全
近年來,廣東省的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得非常迅速,但由此引發的質量、交通安全、消防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調研員何秋蓉介紹,電動自行車及其配件抽檢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質量以次充好、虛假宣傳、“三無”產品型號與合格證的標注不符等等,尤其是電動自行車的電池,出現的問題比較多。
何秋蓉在會上表示,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將電動自行車連續納入我省年度省級重點監督產品目錄,聯合行業內外企業加強行業標準、行業優品制定,持續推動電動自行車行業開展《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分級評價通則》《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技術規范》等團體標準制定,并指導認證機構及行業組織,引導生產企業開展電動自行車“廣東優品”等質量工程。
針對目前電動車質量監管難等問題,何秋蓉還重點介紹了市場監管部門接下來的管理新政及會同公安、消防部門實施電動車產品質量信用賦碼等專題工作。
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三級高級警長黃列介紹,目前全省除珠海市外都已開展電動自行車登記工作,共登記合標電動自行車1392.38萬輛,為161.63多萬輛非標電動自行車核發了臨時牌證或者通行標識。黃列表示,省公安廳交管局會將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賦碼管理,針對有賦碼的車輛,在電動自行車車輛登記時直接通過識別讀取二維碼信息錄入傳到系統,提高登記速度便捷群眾上牌。
“行業高質量發展需提升產品的本質安全?!痹诖髸?,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處處長黃定華介紹,從近年火災發生情況看,2018年至2022年的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起數分別為48起、230起、187起、331起、463起,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因疫情原因影響相對減少),2018-2021年因電動自行車火災造成8人死亡。從火災發生情況看,80%以上為電池熱失控引起。
黃定華表示,行業高質量發展需始終貫徹安全宣傳教育,安全宣傳教育是企業銷售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售后服務內容的重要環節,培養電動車車主的定期維保意識是大勢所趨。
去掉“低端、技術含量低”標簽
依靠新技術、新業態改變傳統發展模式
據統計,2022年我國電動兩輪車預計累計銷量達6007萬臺,同比2021年增長近20%,實現連續幾年逆勢增長。然而,在喜人銷量和產業升級的背后,電動車行業依然采用以往“刀耕火種”的服務模式,“低端、技術含量低”等標簽仍然是大多數消費者對電動車行業的第一印象,行業要想高質量發展亟需擺脫這個標簽。
藍世有在會上提出,電動車行業要想向高質量發展不應該是以往“價格戰,膽子大,簡單干”三張牌,而是要向“規范化,科技化,服務化”發展。比如傳統電動車銷售和售后維修店仍大多采用守株待兔的服務模式,如果引入數字化技術管理后,門店可以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服務,提高與消費者粘度,還能發掘更多潛在消費者。
他同時強調,依靠新技術、新業態來改變電動車傳統發展模式是推動電動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采寫:奧一新聞 盧若情